12月1日,在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(簡稱浙江交院),第十二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“捷安杯”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工職業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激戰正酣,大國工匠與交通學子共話“工匠精神”活動同樣精彩熱烈。
本次活動邀請了三位交通運輸行業的全國勞模:許振超、孔祥瑞、竺士杰,與學子們面對面共話工匠精神,鼓勵學生們積極傳承勞模精神、工匠精神,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征程中作出更多貢獻。當天,三位勞模接受了浙江交院頒發的勞動教育導師聘書。
把工作中每一件事做好做精
“工匠精神是一種態度,一種尊重勞動的態度。”在座談會上,許振超提出,尊重勞動首先是認真做好本職工作,把工作中每一件事做好、做精。
據許振超、孔祥瑞回憶,上世紀七十年代港口生產工藝水平低,貨物裝卸大多需要手抬肩扛,橋吊、門機等設備少且不好用。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,以許振超、孔祥瑞為代表的老一輩港口人,不怕苦、不怕累,堅持自學機械、材料、力學、液壓等專業知識,逐漸學會了橋吊的使用、維修,甚至發明改進。
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,重復性工作中,勞模們從不懈怠。
在學生提問環節,孔祥瑞回憶,當年他做完腰間粉瘤手術后,仍瞞著同事堅持工作,未曾休息一天。那是三伏天,手術傷口有3厘米長、2厘米深。“不去碼頭上看看橋吊,我在家里坐不住。”孔祥瑞的堅持,源自他對工作的熱愛。
唯有熱愛,方可耐心,終成工匠。
座談會前,三位勞模參觀浙江交院浙江古橋館,看到路橋學院工匠班同學們專心制作古橋模型。設計、繪圖、剪裁、黏貼、晾干、整理,制作古橋模型的工序繁多,需要慢工出細活,而這種反復操作,不斷磨練著年輕學生的心智,這正是工匠精神的體現。
在反復雕琢中苦練匠人手藝,在追求卓越中堅守匠心本真。通過本次活動,學生們受到三位勞模的鼓勵,紛紛表示將進一步聚精會神磨練技藝、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。
“今天的汗就流一次,不能再流了!”
座談會上,孔祥瑞憶起他發明“門座起重機中心集電器”的故事。1997年,為了修理美國生產的門機易損壞部件,孔祥瑞帶領團隊,連續維修10個小時、喝了5箱礦泉水。當時,孔祥瑞說:“今天的汗就流一次,不能再流了!”最終,他們發明的產品被全世界許多生產廠家應用。
對于這句話,許振超深有感觸:“只有工作效率高、創造產值大,才是勞動偉大、勞動光榮。”他講述研發橋吊“油改電”、節能操作方法、高效率操作法的故事后,告訴在場學生:“新時代的工匠隊伍,必須是知識型、技能型、創新型勞動者隊伍。”
傳承勇于鉆研的工匠精神,竺士杰利用鐘擺原理發明了更高效率的橋吊操作方法,并形成標準化操作規范。他還發明設備測算一次著箱成功率,促使橋吊司機隊伍不斷提高裝卸效率,以帶動整個港口生產效率的提升。
當前,交通運輸行業智慧化水平不斷提升,“機器換人”趨勢明顯、新技術更新迭代加速。這對新時代交通工匠提出了更高要求:堅持學習、善于思考、敢于挑戰、勇于創新。
為適應智慧交通新趨勢,浙江交院建立了智能網聯汽車云平臺實訓室等智能化教學平臺,培養出了項嘉棋、陳德湖、王彪等優秀學生,在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、全國新能源汽車虛擬故障診斷與維修技能大賽等賽事中綻放異彩。
浙江交院培養新時代交通工匠,不僅順應智慧化趨勢,還強調工匠精神的薪火傳承。活動中,項嘉棋、陳德湖、王彪代表全校學生向三位勞模敬茶、行拜師禮,師徒在印泥上留下“印記”并獻花致敬。
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需要匠心筑夢
素有“浙江交通人才搖籃”美譽的浙江交院,在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的同時,組織大國工匠與交通學子共話“工匠精神”活動。活動指向同一個主題——弘揚和傳承勞模精神、勞動精神、工匠精神。
浙江交院希望通過這兩項活動,進一步激發全校師生德技并修、追求卓越的內生動力,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,為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和現代交通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。
工匠精神內涵豐富,而交通工匠精神又有其獨特之處。
座談會上,大賽組委會副主任,交通運輸部職業資格中心副主任、紀委書記李好明闡釋了交通工匠精神的內涵:大力弘揚工匠精神,是交通人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、踏平坎坷、鑄就精彩的集中寫照,是以“兩路”精神、青藏鐵路精神、民航英雄機組精神等為代表的交通精神的內涵展示。
時代呼喚大國工匠,交通強國需要匠心筑夢。
李好明表示,站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征程新起點,面對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更美好的追求和向往,交通人責任重大、使命光榮,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,團結一心、凝聚力量、牢記使命、勇于擔當,奮力譜寫新時代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。希望交通學子走技能成才、技能報國之路,傳承弘揚工匠精神,干一行、愛一行、鉆一行,立德精技、傳承夢想,爭做時代新匠人。
本次活動實現了以賽促學、以賽促教、以賽促訓的目的,讓浙江交院的學生不僅可以觀摩職業技能大賽,還能面對面學習勞模精神。這都在引導青年學生崇敬勞模、學習勞模,崇尚勞動、熱愛勞動,讓勞模精神成為青年成長、成才的精神動力。